为了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营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浓厚校园氛围。现将河南省中科杯“文化润心 精神铸魂”知识竞赛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主办单位
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焦作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
中科软股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 活动主题与对象
活动主题
文化润心 精神铸魂
活动对象
河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全体读者
活动时间
1.初赛时间:2025年4月1日—4月24日
2.复赛时间:2025年4月29日—5月11日
3.决赛及专题研讨会时间:2025年5月中下旬
三 初赛活动流程
参赛资格
1.竞赛活动仅限河南省各高校读者参加,竞赛设置本科院校读者组、高职高专读者组两个参赛组别。
2.为保证本次竞赛活动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参赛读者必须以本人手机号注册账户,每人(以手机号为准)仅有一次竞赛答题机会。
参赛流程
1.参赛读者使用本校IP地址范围内(网线或WIFI接入)的电脑/平板/手机访问“思政课”或“红色讲堂”数据库的电脑端或微信端,完成个人账号注册(参赛师生只需在两个数据库中选择一个进行注册即可)。个人账号既可用于在数据库内学习、也可用于参赛。
2.通过“思政课”或“红色讲堂”数据库微信端登录竞赛考场;竞赛考场在活动期间全天24小时开放。

“思政课”数据库微信端

“红色讲堂”数据库微信端
在线登记注册账号
参赛过程中,如遇到不便于注册的情形(无法登录、IP受限、账号异常、忘记密码等),请扫描下方报名表并填写相关信息。后台工作人员将会在3个工作日内协助开通权限(账号为个人手机号,初始密码为123456)。

注意:为避免出现账号登录异常的情况,已成功注册账号的选手无需扫描登记。
答题规则
(1)本次竞赛所采用的试题均来源于“思政课”、“红色讲堂”数据库,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本次竞赛所用题型全部为客观选择题,试题数量为50道,每题2分,试卷满分100分。
(3)参赛读者进入答题界面后,须按试题先后顺序答题,不可返回上一题。
(4)答题时限是25分钟,进入答题页面则系统自动开始倒计时。参赛者作答完毕可以随时提前交卷;为防作弊,答题中途退出时,倒计时将继续计时;25分钟倒计时结束后,系统将自动交卷。
(5)本次竞赛提供“模拟自测”功能,以便于参赛者了解答题规则与流程;模拟自测的成绩不作为知识竞赛成绩参与评奖。
(6)竞赛成绩将由中科知识竞答系统进行自动判分。
(7)本次竞赛以参赛者的答题成绩、答题用时作为评奖依据。首先按答题成绩高低进行评奖;如果答题成绩相同,则答题用时少者排名靠前。
评选规则
根据竞赛活动初赛成绩和其他方面综合评定,推荐3名选手进入复赛。
四 复赛活动流程
1.红色经典才艺展示(短视频评选)
A.选手可根据自身优势选取适合自己的才艺进行展示,由专家评委组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本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30%。
B.比赛内容包含歌、舞、朗诵及书画作品等形式。
C.比赛基本要求有:a.参赛作品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紧扣主题,尊重历史,真实客观,注重内容的严谨性把握,形式的创新性表达。b.参赛作品时长控制在3分钟左右,作品文件为MP4格式,文件大小控制30M以内。c.参赛作品必须为个人原创,不得抄袭。
D.提交方式:本次活动采用网络投稿的方式提交作品,收稿邮箱为1448842049@qq.com。参赛者投稿时需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学校、参赛组别(本科院校组或高职高专组)、联系方式等信息,并保存好作品原稿,以便于评奖阶段的沟通和核实身份。
E.评选办法为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统一评选。a.形式审查:活动组委会根据作品主题、格式、内容等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查。b.专家评审:通过形式审查的参选作品,由专家根据评分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综合评审。
F.作品原创性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且参赛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不接受两人及以上联合创作作品),并保证参赛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凡符合参赛资格的选手自提交参赛作品之日起,即视为同意上述权利声明及责任承担方式。
G.作品版权与使用声明: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播出、推送、展览展示以及其他非商业性使用。
2.竞赛答题
本环节成绩占复赛总成绩的70%。
A.通过“思政课”或者“红色讲堂”数据库微信端登录竞赛考场;竞赛考场在活动期间全天24小时开放。
B.参赛读者可使用初赛账号密码登录“思政课”或者“红色讲堂”数据库微信端参加复赛,即账号不用再次注册。
C.本次竞赛所采用的试题均来源于“思政课”或者“红色讲堂”数据库,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等内容。
D.本次竞赛所用题型全部为客观选择题,试题数量为50道,每题2分,试卷满分100分。
E.参赛读者进入答题界面后,须按试题先后顺序答题,不可返回上一题。
F.答题时限是25分钟,进入答题页面则系统自动开始倒计时。参赛读者作答完毕可以随时提前交卷;为防作弊,答题中途退出时,倒计时将继续计时;25分钟倒计时结束后,系统将自动交卷。
G.本次竞赛提供“模拟自测”功能,以便于参赛读者了解答题规则与流程;模拟自测的成绩不作为知识竞赛成绩参与评奖。
H.竞赛成绩将由中科知识竞答系统进行自动判分。
I.本次竞赛以参赛者的答题成绩、答题用时作为排名评选。首先按答题成绩高低进行评选;如果答题成绩相同,则答题用时少者排名靠前。
评选规则
根据复赛两轮综合排名,本科院校组、高职高专院校组各组前10名选手进入线下决赛。
根据复赛两轮综合排名,各组分别第11-35名评为三等奖,其余读者均为优秀奖。
五 决赛及专题研讨会
决赛形式为线下活动,拟于5月中下旬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图书馆举办,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新形势 新任务 新思维——数智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中科杯“文化润心 精神铸魂”主题活动颁奖仪式具体信息将另行通知。
六 奖项设置
个人奖评奖
各组别分别设第1名获得特等奖,第2-4名获得一等奖,第5-10名获得二等奖,第11-35名获得三等奖。
团体奖评奖
组织参赛单位按参赛人数以及获奖情况综合评比,第1-10名学校评为最佳组织奖,第11-20名学校评为优秀组织奖,最佳及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可指定一名优秀组织教师,进入决赛现场的读者所在学校可推荐一名优秀指导教师(每所学校仅有一位优秀指导教师)。
具体活动方案详见附件!
焦作大学图书馆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