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1年,是焦作大学文献资源与服务中心。长期以来,图书馆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持续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图书馆现有两个独立馆舍,下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通部、阅览部、翻译中心等业务部门。馆员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充满朝气的专业技术队伍。
丰富的文献资源。焦作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逐步建立起理、工、文学、经济、艺术等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现有藏书16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1.36万册,电子图书56.58万种。数字资源总容量近50T,折合数字资源365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1000余种;有4个流通书库,6个阅览室,一个特色书库。馆藏图书以工业技术、经济、文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最为丰富,收藏有一批包括珍藏版《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在内的珍贵文献典籍。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1999年,图书馆开始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采用图腾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作为我馆的现代化管理应用软件,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馆藏文献的组织与管理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并实现了编目、典藏、借阅、办公、统计、维护等集成自动化管理,形成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和谐并举发展的局面。
2006年,焦作大学数字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馆的文献信息24小时不间断服务成为现实。数字资源管理采用存储区域网络SAN方案,是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首批采用此先进技术作为数字化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的图书馆之一。现拥有CNKI、万方、超星、博看、焦作市地方特色数据库等19个大中型专题数据库,数据容量达50T,校园网内任何一个终端都能实现24小时查阅、下载。
2010年,我馆以成员馆的身份正式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ALIS),通过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为我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全方位,高水平的文献保障服务。
2023年,图书馆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了门禁、数据大屏实时共享、电子书瀑布流、自助检索借还、电子阅览,实现了一站式阅览室自助座位预约,初步完成了智慧图书馆建设;建成了焦作大学名家翻译工作室、焦作文化传承工作室、读书角等,进一步打造了焦作大学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支撑。
全方位服务育人。图书馆一直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开展文献流通阅览、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评价、阅读推广、情报教学、学术翻译、翻译教学等服务项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一直秉承“敬业乐群,人文和谐”的办馆理念,以“博学、敬业、创新、服务”为馆训,倡导“以己之博,辅人之专;以己之专,助人之高”的服务理念,书库、阅览室都实行全开架借阅服务,每周服务时间达90小时,全方位服务全校师生。
图书馆依托优质馆藏资源,现代化设备,科学管理和服务,为广大师生科研、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受到读者、学校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多次荣获学校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焦作市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服务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导向,围绕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益和师生满意度,充分发挥资源专业优势,助力学校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数据截止到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