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新闻  本馆概览  读者服务  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  特色馆藏  共享资源  升学考证  悦读在线  党群工作  校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悦读在线>>书评在线>>正文
文章内容页
红楼季里读《红楼梦》
2010-09-28 10:07   网络

红楼季里读《红楼梦》

来源:新京报

《红楼梦》是一本畅销书,三百年来,从手抄本流传,到木刻活字本,到石印本,一直到转换成电影、连续剧,在不同的世代,发生着久远而广泛的影响。呼应成趣的是,研究《红楼梦》的图书,往往也在不同的阶段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对《红楼梦》的不同解读,对书中人物的好恶与评判,映照了彼时、此时人们的自识与反省。此番,且来看看近期出版的“红书”,它们在诉说什么?

浪漫与偏见

我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希望《红楼梦》能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重新活过来。

大观园里,薛宝钗大概十三岁半,比贾宝玉大一点,贾宝玉十三岁,林黛玉十二岁,史湘云大概也十二岁左右。更小的是惜春,小说开始时她大概只有八九岁。就是这样一群小男孩、小女孩住在大观园里。所以我觉得,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人是没有“青春”可言的。古代人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叫做“青春”的东西,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歌颂“青春”。我们小时候读的唐诗宋词,被大人逼着背诵的《古文观止》、《朱子治家格言》,都充满了中年以后的沧桑感,“沧桑”不是“青春”。

《三国》《西游》《水浒》都好,但是缺少一个东西,就是《红楼梦》的“青春之歌”。对于刚刚发育,生理上正在变化,对性别刚有认识的青春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没有深刻了解过、包容过、鼓励过。

我们很少看到传统文化中有对青春的描述,青少年的爱恨纠缠,包括性,《红楼梦》写得这么真实。《红楼梦》第五回,可以看到对贾宝玉的第一次性的描绘,我们现在的小说和文学里都没有这么真实。我们学校的课程里都回避了这个问题,而《红楼梦》几乎都谈到了。我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希望《红楼梦》能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重新活过来。

自由与叛逆

我们不知不觉慢慢地离开了我们的十二、十三岁,接受了社会给予的正统价值观。

这个小说所传达的颠覆与叛逆,有时候不太容易看出来,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慢慢地离开了我们的十二、十三岁,接受了社会给予的正统价值观。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跳脱了时代和社会的限制,让人可以活泼自由起来。

过去很多关于这本书的讨论,有很多误差,一直没有抓到青春期这个重点——就是青春期生理变化以后,小孩子的那种心理状态。比如像黛玉,一个十二岁女孩子那种小心眼斗气,再大一点也不会有。如果我们对青春期多一点了解,你会发现在整个生命里,青春期是一段非常可贵的回忆,因为它处在无限的可能当中。

我们后来认定生命只有一个定性,只有一条路走的时候,相对于青春期无限可能的那个摸索,是一个限制,是从无限变成有限。我们害怕青春期的原因是因为青春期提供的可能性太多样,觉得要赶快丢掉那种茫然与暧昧,赶快决定生命要往哪里走,希望有一条路可以追寻。可是正因为如此,大人的世界比青春期的世界要单调得多。

慈悲与佛性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可以包容每一个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金荣,一个寡妇的孩子,母子俩寄养在贾家,他们属于没有靠山,也没有势力的家庭。因为被迫给宝玉、秦钟磕头道歉,心里很不爽。他本来是要整别人,没想到最后整了自己。回家他就跟他妈妈讲,想要去报复。

金寡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这样的人物在整部小说里并不重要,可能只出场一次。作者把这些小人物写得极好,她一直跟儿子说,你不要再闹了,你回到家里我怎么养你。这个母亲只有一个目的,告诉孩子活下去不容易。表面上是小孩子们在闹来闹去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家庭的辛酸和一个寡妇的委屈。

作者是用心颇深的,如果只关心这些学堂里面打架的“孽子”的话,他的小说绝不会如此丰富,现在转过来写金荣的妈妈。也许有人会觉得第九回让青少年看到一些不好的榜样,孩子们在学校里面打架,可是不要忘记,《红楼梦》的重点是这些孩子背后的事情。

金寡妇不像一般的妈妈,孩子被欺负了,那我就叉着腰去找人理论。她知道对方是宝玉,只能委曲求全。作者写到在他们大家族的权势底下讨生活的人,写他们的委屈和辛酸的时候,竟然充满佛性,充满悲悯。作者描写黛玉和宝钗的美不是我最佩服的,但看到他笔下金寡妇这些人的时候,我总觉得作者真了不起。一个公子哥出身的曹雪芹竟然能写出这样一些人物。

选摘自《蒋勋说红楼梦》

版权所有:焦作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