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恒 来源:凤凰网
告诉他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告诉他们不要为这个现实所气馁绝望
我从未曾遇到过一次大学毕业典礼。我记忆中的大学毕业,只是一场被酒精和充满伤感的感情搅拌在一起的散伙饭。以至于当我回忆起三年前的毕业时,怎么也想不起,那本应该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到底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这篇文章的你呢?回想一下你的大学毕业,到底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因此,我会很羡慕那些有典礼的毕业生,羡慕他们在典礼上,能够听到长辈们、导师们那积淀了许多年的人生经验,羡慕他们在走上社会的前夜,会有人告诉他们,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遇到什么?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人们总是更在意自己缺少的那些东西。于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三年里,我会很在意那些大学典礼上的讲话,很注意看那些“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的讲话。于是,当我今天准备谈这个话题的时候,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就是之前看到的三篇发表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J·K·罗琳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以及胡适先生曾经发表在《独立评论》上的《赠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
如果拿这些演讲,来对比最近在网络上大热的“根叔”演讲,又会怎么样呢?
当昨天我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的演讲稿时,恍然确实感到很惊艳。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大陆大学的毕业典礼,但是不用脑子就能想到他们会说一些什么样的话。正如陶短房所言,在那些校长的生活体系里,他们姓“官”而不姓“学”。于是说的都是官话,当然也是假话,假大空。有了这种印象,再看“根叔”的演讲,怎能不惊艳。
可是,惊艳之后呢?看看那满篇的报道和今天的评论吧?人们记住了“根叔”嘴里的“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蚁族”、“被就业”,但是对于他在这些之后,所说的“正义”、“责任”和“良知”却只字不提。于是,在大学里的最后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成为了一场俏皮话的狂欢,成为了一场单纯的感情宣泄——这,和我记忆中的那场混杂着酒精与伤感的散伙饭有什么区别?或许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次典礼的规模更为庞大。
在大学生们将要走向社会的前夜,当做为教育者送他们最后一程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导师们,到底应该告诉他们什么?而我们,又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记住什么?是那些时髦的流行语?是在大学校长嘴里蹦出来的你的初恋、你发表论文的荣耀、学校里的人物?难道仅仅是这些?当我们多年以后,回忆起我们的大学毕业典礼,难道我们只能想起一首《隐形的翅膀》的歌曲和一堆逗人发笑的俏皮话?
看看J·K·罗琳吧,她告诉了大学毕业生什么?罗琳告诉了他们即将面对的失败,他们应该用什么来度过自己的人生。“你们能从哈佛毕业这个现实表明,你们对失败还不是很熟悉,对于失败的恐惧与对于成功的渴望可能对你们有相同的驱动力。”我相信,多年之后,那些毕业生们可能真的不会再记住罗琳说的那些话,但是却能如她所期望一般的“记住我在逃离那个走廊,回想进步的阶梯,寻找古人智慧时碰到的另一个古罗马哲学家,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如同小说,要紧的不是它有多长,而在于它有多好。
看看乔布斯怎么说的吧,那个把苹果咬了一口的人。他给斯坦福的毕业生们讲了三个故事,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他讲自己退学后面临的困难——这些困难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失业、或者是失恋、或者是房奴,或者是如乔布斯所经历的,“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他告诉那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们,如何面对自己喜爱的,又如何面对失去,进而,如何面对死亡。
不要说,这些都是外国人玩儿的玩意儿,不要对这种普世的情感心存抵触。要知道,对于那些顺利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而言,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要告诉他们记住自己的初恋、初吻;不是让他们听到“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这句俏皮话时,产生的新奇大笑;甚至,也不仅仅是告诉他们即将到来的蜗居和胶囊公寓……
不,不是这些,不仅仅是这些。而是应该告诉那些大学生们,一个正常的社会,从来就不是轻而易举;要告诉他们,他们注定会遭遇失败;要告诉他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要告诉他们,那些对人类而言,最为普通,但是又最为美好的东西:公平、正义、正直、善良;告诉他们,他们或许将失去很多,但是这些品质却不应该失去;告诉他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告诉他们不要为这个现实所气馁绝望。
这些东西,并不是中西大学文化的差异。如果是的话,胡适先生就不应该在大学毕业的时节,写出那篇《赠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曾在评中评里,一再的提到过胡适先生的这篇文章——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当我们、当他们,当那些大学毕业生们,坐到你们的面前时,请不要再重复那些陈词滥调,也不要再自足于时髦的俏皮话。现在,不是和他们拉近距离的时候,也不是思考大学与大学生关系的时刻(这应该是在新生入学典礼上去思考的)。这一刻,是他们在校园里接受到的最后一课,也应该成为他们公民教育的重要一课。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给这些大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现实,他们就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尤其是在毕业典礼的时候,在他们将进入社会的时候——难道,我们仅仅要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