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末途:为竞争铺路--霍韬晦
人的意义何在?生命的奥秘是什么? 这本来就是人类文化的永恒课题,此中有极深刻的智慧,要俯瞰历史来体会,而非向眼前寻求。
踏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压力不但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一个原因是:过去各地区之间尚未形成全球网络,在政治和文化的分割之下,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但今天的资讯是全世界的,你不能再站在外边;你必须开放,认识你的对手,学习他们的长处,参与他们的竞争。在竞争中锻炼自己,唯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这是多么残酷的锻炼!你不能安逸、不能停留、不能回顾,甚至不能叹息,因为你没有退路。人类走到这一步,只有倾力向前。 这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你的确是在挣扎,冀求在现实的竞争中幸存。
为了幸存,或者为了获胜,人类唯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资源用上——包括自己。为了把自己训练成斗士,只有提前学习、提前装备;教育就承担了这个角色。过去中国传统8岁入小学,现在接受了西方体制之后,入学年龄下降至六岁(虽然所学的内容也不一样);然后还有学前教育,即幼儿园。今天有些心急的家长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已开始让他上学,并竞争进入名校。孩子在说话还未清楚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战斗! 奇怪的是:即使这样施压,学习成绩并不见得好。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整个的教育思维模式失去了自主。我们不知道教育孩子是为了什么。过去我们怕他不成材、不成器、不成人,今天我们只担心他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输。我们不要他输,只有拼命装备他,希望他成为一个战斗机器。没有考虑他的感受,没有体会他的心情,没有发掘他的天赋,更没有让他自己选择,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安排下一代的道路,更不要说辅导他成长。父母经历过生活的挑战,深知未来的凶险,他要孩子早作准备,完全有理由,但眼光太现实、太狭小,没有考虑到孩子能否承受;更重要的是,扭曲了孩子的生命的方向,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性情。
人如果只被环境选择,他不会欢喜,他必然抗拒;压力愈大,反抗力愈大。在孩童阶段不能正面反抗,他会用反面的方法来逃避:逃避学习、放纵自己。今天的青少年正因为成长的压力太大,而外面的诱惑太多,所以都想逃避,寻求虚幻的满足。商人则投其所好,制造大量的漫画、动画、星战和怪兽游戏,甚至图像,来赚取他们的金钱。青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如何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说立志承担人类苦难,就是坚强一点儿的意志力也没有。香港青少年的自杀率每年都在上升;一个月前,一名17岁的中学会考生自杀。它的遗言是:做人太辛苦了。还未上站场,便已经放弃,为什么?生命真的就那么脆弱吗?
可惜,今天的教育还未能发挥它的作用。教育若只是灌输知识,为未来竞争铺路,则人不过是竞争的工具。成为工具本来也不是不可以,古人也讲成才、成器,但这绝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孔子说:“君子不器。”显示人不能只做工具,人还有他自己。
十多年来,我一直为文批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并不足够,因为这种教育只是把人培养成工具,尽管“有用”,但不是生命的取向。
生命的取向是什么?就是认识他自己、成长他自己和完成他自己。孔子说“成德”、“成己”、“成人”,就是说明此理。人生下来,其实只是一个动物,但人毕竟不只是一个动物,所以不能只听本能指令。生命的成长必逆,修养就是逆自己的本能而行,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人的可贵在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人类的历史和动物的历史不同,就是因为人类有文化,人类有创造力,不会为境所转。但创造力从哪里来?孔子说,这就要“学”。“学”不但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成长,以突破本能的局限。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学习精神,勿绕向外,否则生命必然迷失。说到底,人不是为了挑战别人而存在,而是过自己的关;知道自己的存在意义,才能安身立命。
这就需要生命成长的教育。从孩童时代起,就要让他感受到关怀、感受到爱、感受到希望。因为只有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才能感受到性情,而有性情的人才有动力,才有希望,才有对理想的追求和承担的魄力。《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千百年来,早已成为中国教育的圭臬。此中不能以“古老”视之;知识有新古,但生命无新古!
所以,教育必须回归生命,才找到它的正位;近代教育的扭曲,终必自食其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