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新闻  本馆概览  读者服务  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  特色馆藏  共享资源  升学考证  悦读在线  党群工作  校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王生英先进事迹>>正文
文章内容页
【光明日报】山沟沟里的教育“奇迹”
2010-12-09 11:05   网络

在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村里大半人的启蒙老师是同一个人。而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沟”里,几乎很少能遇见“文盲”。 创造这个奇迹的老师叫王生英。30年来,这位身残志坚的农村教师,凭着对山村孩子的责任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缺少外界资助的情况下,让“山沟沟里义务教育之花红艳艳”。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卸甲平村,是个封闭而偏僻的“山沟沟”,在安阳林州市是出名的落后村。1956年,王生英就出生在这里,幼时一场小儿麻痹症,使她右腿落下了终生残疾。生性倔强的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读完了高中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

教学的第一站就是卸甲平村下属的东平自然村。

“说是校长,其实就是我一个人。”王生英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教师。三个年级,50名学生,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五门课程,都得一个人全部包揽下来。

这样的教学环境,逼着王生英自创了“三级复式教学法”,以便让三个年级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打好基础。王生英说:“我就一个想法,即便就是我一个人,也要把我掌握的知识让孩子学到手,这样山区才有希望。”

作为民办教师,王生英拿过最低每月5元的工资,也曾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太投入,被丈夫和女儿误解。但再苦再累,她从未放弃。

从王生英的家到学校,有一条四五里的山路,中间穿过一条小河,因为腿脚不便,她经常摔跤,遇见下雨河水上涨,全家人为她的安全揪心,但王生英从未因此缺过一节课。

1986年,王生英被调到桃园村任教。当时,学校就设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教室墙壁多处脱落,地面坑坑洼洼,窗户没有玻璃,屋顶一些瓦片已经破碎。

知道地处深山区的村子经济困难,王生英决定自己动手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工作之余,她和丈夫一起挖泥沙,抹墙壁,买玻璃,修门窗,并拿自家的瓦把教室屋顶的破瓦片换掉。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也跟着一起干,边干边听她讲故事。王生英把这叫“实践教学法”。

这座千辛万苦修建的“仓库教室”,最终还是在1993年一场罕见暴雨中坍塌。

在经历过被她称为“游击教学”的野外课堂后,王生英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自己家里来上课。从此,她的家便成了学生的教室。

为了尽可能让孩子们有大一点的学习空间,她借钱把自家的房子加盖成二层小楼,在自家房顶上开辟了五间新教室。

从1993年到2004年,学校就这样被固定在王生英的家里。为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甚至一度需要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在这期间,她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从18岁踏上讲台起,王生英辗转于东平学校、西平小学、桃园小学、自建家庭学校,到如今的卸甲平小学,20年以校为家,10余年以家为校,15人后来考上了大学,有6人当上了村里的干部,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

很难想象,这些成绩,大部分是在一些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乡村小学取得的。

2004年秋天,经过上级拨款,卸甲平村终于建起了一所新小学,老师也增加到了5位。

第一次搬到新学校,王生英和几十名孩子看着崭新的桌椅,激动的哭了。

“山里的孩子太可怜了。从小就上山拾羊粪、拾柴禾,大字不识,往往一辈子就在山旮旯里刨食,辛苦一年,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王生英说,每次一登上讲台,肩上能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对家乡父老的承诺,“要是说话不算话,不给孩子教课了,我还是人吗?”

正是这种责任,王生英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年,一万多个日子里,除了结婚的三天假期,从未耽误过一节课。学生还给他们的王老师算了一笔账:每天往返学校和接送学生,至少要走12公里的路程,按每年上课300天算,30年来,王老师在乡村小路上走完了十万八千公里。这个数字,正好是绕地球两圈半的长度。

王生英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回报。”(光明日报9月12日新闻)

版权所有:焦作大学-图书馆